紅色平谷------桃棚村冀東抗戰遺址

活動亮點:
紅谷黨員教育基地(冀東抗日根據地舊址)位于平谷區山東莊鎮桃棚村,是冀東西部抗日根據地的核心區域。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,英勇頑強的平谷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創建抗日根據地,成立抗日民主政府,發展黨的基層組織,壯大抗日武裝力量,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譜寫了愛國主義篇章,為取得偉大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。紅谷黨員教育基地榮獲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北京市首批黨員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、北京市黨員教育示范基地、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、北京市文化旅游體驗基地、北京市紅色旅游景區、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等稱號。
適合團隊:
10人起
1天
活動概述
紅谷黨員教育基地景點介紹及活動流程
一、紅色景點介紹
紅谷黨員教育基地(冀東抗日根據地舊址)位于平谷區山東莊鎮桃棚村,是冀東西部抗日根據地的核心區域。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,英勇頑強的平谷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創建抗日根據地,成立抗日民主政府,發展黨的基層組織,壯大抗日武裝力量,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譜寫了愛國主義篇章,為取得偉大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。紅谷黨員教育基地榮獲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北京市首批黨員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、北京市黨員教育示范基地、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、北京市文化旅游體驗基地、北京市紅色旅游景區、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等稱號。
(聯合縣委縣政府、冀東西部地分委舊址全景)
桃棚村在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之一,以此為中心先后建立三個聯合縣,是聯合縣委、縣政府、冀東西部地分委、地區專署、八路軍十三團的常駐地,冀東專署專員焦若愚、軍區副司令員兼十三團團長包森常在此地指揮冀東抗日斗爭。2007年以來,桃棚村修復了平谷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、聯合縣委縣政府、冀東西部地分委等舊址,建成了平谷區烈士陵園、烈士名錄墻、烈士紀念碑以及展示冀東西部地區紅色革命史的紅谷主題教育館。
“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,存在于民眾之中”
——毛澤東《論持久戰》
平谷第一個黨支部成立舊址
1940年9月的一天深夜,縣委領導李越之、西北辦事處區委書記江東,在桃棚紅崖洞里主持平谷第一個黨支部成立大會。支部由5名黨員組成,他們是桃棚村的王世勛、于希元、符運廣、王世發,以及魚子山村的謝鳳寬,其中王世勛任黨支部書記。在李越之、江東的帶領下,他們面向黨旗莊嚴宣誓。
抗戰小路及紅歌臺
抗戰小路總長約950米,是抗戰時期黨政軍領導、八路軍戰士及村民上山的唯一道路。紅歌臺為觀景平臺,是參觀者唱紅歌、頌經典的場地。
冀東西部地分委舊址
1940年9月,建立冀東西部地分委,書記先后為田野、李子光,委員為王少奇、高易等。1943年7月改稱第一地委,書記為李子光、宣傳部長為方治平、組織部長為王大中。1944年12月改稱第十四地委,書記為李子光。地委領導常在此開會或研究工作,指揮冀東西部抗日斗爭工作。
聯合縣委、縣政府舊址
1940年11月,平(谷)密(云)興(隆)聯合縣建立,地分委副書記李子光兼任書記,組織部長為李越之、宣傳部長為江東。1942年11月改稱平(谷)三(河)密(云)聯合縣,李越之任縣委書記,組織部長為王光遠,宣傳部長為江東。1943年7月改建平(谷)三(河)薊(縣)聯合縣,縣委書記先后為李越之、譚志誠、尚癡、魯夫。縣領導常在此開會、研究工作,領導聯合縣開展抗日斗爭。
公安科舊址
1943年2月平三密聯合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,縣委設社會部,政府設公安科。劉向道任社會部長兼公安科長。公安科負責全縣的鋤奸、反特和情報工作。公安科設看守所,1944年8月公安科改為公安局,社會部長兼公安局長先后為劉向道、李庭。1944年初,針對日軍派遣特務、奸細混入革命隊伍,公安科展開鋤奸反特運動,共審理內奸、特務、叛徒等246人,其中處決190人,教育后釋放56人。運動中我公安人員采取政治攻勢,奸特人員多人公開或秘密自首。至1945年3月,爭取特務、偽鄉長、警務隊等偽職人員118名。
英烈園
英烈園占地5404平方米,有433個烈士墓、兩面烈士名錄墻和一座烈士紀念碑,以及占地近1300平米的紀念廣場,可開展祭奠活動。
《紅谷頌》主題壁畫
壁畫表現了抗戰時期平谷人民在黨的領導下,不怕犧牲、奮起抗戰,創建紅色堡壘區的英勇事跡。畫面為四十余位父老鄉親和八路軍戰士的群像,展現了平谷人民保護八路軍、保衛根據地以及在兵工廠參加勞動等場景,展現了不畏強暴、堅忍不拔、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,是傳頌紅谷精神的力作。
(《紅谷頌》主題壁畫)
紅谷主題教育館于2021年開館,分為上下兩層,建筑面積1050平方米。一層為冀東西部地區紅色革命史主題展覽,包括紅谷曙光、紅谷驚雷、紅谷明燈、紅谷堡壘、紅谷鏖戰、紅谷強音、紅谷巾幗、紅谷榮光等八個部分,采用歷史實物、圖片圖表、油畫雕塑、實景還原、交互式沉浸體驗、多媒體聲像等多種展示手段。二層為開展黨課、研學、研討會等活動的場所。
二、活動流程
1.在紅谷接待處集合,做活動前準備,了解整體流程和注意事項。
2.步行1000米到達P1停車場,沿紅色欄桿走小路上山,到達平谷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——紅崖洞。聽講解員講述第一黨支部的來歷和英烈故事,重溫入黨(入團、入隊)誓詞。
3.體驗重走抗戰小路項目,在小路上開展扁擔挑運物資、背簍背送物資等活動。
4.到達紅歌臺。唱紅歌、頌經典,以紅崖山“紅谷”為背景合影留念。
5.步行300米到達冀東西部地分委舊址、聯合縣委縣政府舊址。參觀工作場景還原,聽講解員介紹冀東西部地分委、聯合縣委縣政府的歷史沿革及英烈事跡。
6.步行150米到達英烈園。舉行祭奠烈士儀式,包括敬獻花圈、祭掃烈士墓、向烈士紀念碑默哀、向烈士紀念碑鞠躬等。
7.步行200米到達公安科舊址。通過場景還原和題板展示,了解抗戰時期共產黨人反擊敵特分子、清除內部腐敗變質分子的情況。
8.步行50米到達紅谷主題教育紀念館。在講解員的介紹下,參觀冀東西部地區紅色革命史主題展覽。
項目介紹
活動行程
費用明細
自助餐(可升級) 50元/人
菜:亂燉、炒雞蛋、柴雞燉粉條、燉海帶、紅燒雞肉丸、涼拌菜、時令水果
主食:木須飯、豆飯、饅頭、窩頭、紅薯、玉米、玉米渣粥
溫馨提示
四、費用標準及預約信息
★費用標準: 元/人(含餐), 元/人(不含餐)。
★開放時間:每日8:00-17:00,全年無休。